大学思修开卷考试试题?4、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 1.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要点: 2.试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B;4、C;5、D;6、那么,大学思修开卷考试试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一到大四的N个定律(签名档荟萃篇):
铃声定律:大一(上学期)是上课铃响的时候已宏尘经在教室里面了;大一(下学期)是上课铃响的时候往教室疯跑;大二是上课铃响的时候还在宿舍洗脸;大三是上课铃响的时候正在往校外走;大四的时候压根就不在学校,所以听不见上课铃。
睡觉定律:大一是晚上熄灯后准时上床睡觉,大二是晚上熄灯后还没有睡觉,大三是上课在老师眼皮底下睡觉;大四是上课时依然在宿舍睡觉。
饭堂定律:大一发现有条虫,整碗饭都倒了;大二发现有条虫,把虫挑出来继续裕淮笕?发现有条虫,当做没有虫一起吃了;大四发现没有虫,(抗议)没虫咋吃得下饭?读研时,发现一种虫,(叹气)样式太单一;读博时,发现只有虫,(感慨)学校伙食又改善了~??
走路定律:大一是走在人行行道的,大二是走在马路边上的,大三是走在马路中央的,大四是走在马路逆行线的。
眼神定律(看MM的):大一是害羞的,大二是直直的,大三是Y 荡的,大四是还要跑回去看的。
报到定律:大一是提前几天到的,大二是准时到的,大三是迟几天到的,大四是不去注册的。
大学四动(追MM的):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森纤,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
大学四草:大一兔子不吃窝边草,大二好马不吃回头草,大三疾风知劲草,大四天涯何处无芳草。
五、论述题
1、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案
1、(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是人们理想的核心,因为它追求的是整个社会和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包含着每个社会成员的理想和利益,决定、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理想。而个人理想的最终凯歼实现必须依靠社会理想的实现来保证。
(3)个人理想具体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离不开个人理想。
(4)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盯友冲的社会现实;应当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中,通过为实现社告兆会理想而奋斗来实现个人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爱情的本质属性是(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D性欲
2、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 )
A婚姻关系 B家庭关系
C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 D邻里关系
3、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尺禅(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追求真理 D艰苦奋斗
4、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传统习惯
5、下列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立的关系 B统一的关系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被称为()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
7、法是由()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A国家 B统治阶级 C被统治阶级D全国人民
8、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
A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是善与恶的统一
D人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能和生理需要
10、下列社会关系中,不由民法调整的是()
A甲故意将乙打死
B甲将一块价值50元的手表赠与乙
C甲到乙的商店购买了一块价值50元的手表
D甲借了乙50元钱去买一块手表
11、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2分)
1、 信念
2、慎独自律
3、社会公德
4、实体法律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个)选项是人生态度和人生观的关系的描述?
A、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B、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心理倾向。
C、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D、人生观表现了人生态度的基本意图。
2、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做到哪些(个)?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国家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3、下面哪些(个)对道德描述是不准确的?
A、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B、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C、人类扒手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春举嫌生的客观条件。
D、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4、下面哪些(个)内容表答巧达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兼相爱,交相利
D、是非之心,智也
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A、勤俭持家 B、文明礼貌 C、爱护公物 D、明礼诚信
6、诚信对大学生的作用是: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7、下列哪些(个)属于家庭美德的内容:
A、男女平等 B、助人为乐 C、奉献社会 D、邻里团结
8、下面哪些(个)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16分)
1、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2、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4、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包括哪些?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怎样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2、如何做到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3、怎样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五、论述题(每题9分,共计18分)
1、结合理想和现实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裤碧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3.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4.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5.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7.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8.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以上就是大学思修开卷考试试题的全部内容,题目很清楚,赵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摩托车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其父作为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的,合同无效,双方各自返还取得的财产。其父的要求法院会支持的 另: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