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大学

俞敏洪说如果大学四年,俞敏洪考了几次大学才考上

  • 大学
  • 2024-12-27

俞敏洪说如果大学四年?在大学,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很难和室友和谐相处;很难和同班同学交心;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总是再说,越长大,越孤单,我们的大学时光还有什么意思呢?然而,俞敏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学四年如果没能交上个无话不说的朋友,没有一段值得一生回忆的爱情,只为了那区区奖学金、学生干部、那么,俞敏洪说如果大学四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俞敏洪考了几次大学才考上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09年获得CCTV年度经济人物 ,2012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

1、大学一年级,做好一份人生职业规划 。2、至少

俞敏洪说的太准确了

最近看到一位年轻创业朋友的微信朋友圈:

参加一个读书会,主持人让大家按2017年的读书数量排队。数量少的站左边,数量多的站右边。这位朋友站到最右边说:“ 去年我大概读了60本书。 ”引起现场一片惊讶和艳羡。

读到这个故事,我感触很大。

我的这位朋友,一边在自己创业做培训学校,一边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充电,还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晒自己健身的照片。

创业者,从来没有闲人。她能在工作之余,抽出这么多时间看书。1年60本,那就是每个月5本,几乎是每周1本书了。那么问题来了:

每周读1本书,这个阅读量高吗?

读书会,是民间读书人的圈子,参加的人完全出于兴趣,那么汇聚的就是一些真正爱读书的朋友。

在这么一群书友眼里,1年读60本书,都已经是非常大的阅读量了。可想而知,其他不读书的人,恐怕1年6本书都读不完。

那么普通上班族在业余时间,每周读1本书,确实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但是我也看到豆瓣、知乎上 有很多读书狂人,读书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每天读1本书,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你可能会好奇,这些人读书这么快,到底看进去了多少?我相信他们不只是看得快,也看得好。

阅读就是如此。你看得越多,就消化得越快。你消化得越快,你就越会沉迷于阅读。

我没觉得俞敏洪说错了

大名鼎鼎的俞敏洪在北大一次开学典礼上给同学们讲到了一个故事:他小时候就喜欢劳动,直到大学的四年里,他也每天坚持打扫宿舍卫生,很乐意地为同学们打开水,以至于他们宿舍从来不排值日表。他不认为为大家打开水是件丢人的事。由于他几乎承包了打开水的事儿,当没开水了的时候,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问: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多年后,俞敏洪的新东方初具规模,他需要寻找合作者。于是就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他的那些同学。为了让同学们感到他不会亏待老同学,他便大把大把地花美元,期望这美元能打动同学的心。后来同学们果真回来了,但是理由却有些令俞敏洪十分意外。他的同学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正是有一批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新东方现在才如此成功。俞敏洪靠打四年开水赢得同学支持的这个故事,很能给人们一些启示,我以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把工作干好,就应该有俞敏洪打开水的这种精神和品格。

俞敏洪说的真对

刚进大学,就听到身边的同学说,

“高中是一群人的高中,大学是一个人的大学”。

在大学,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

很难和室友和谐相处;

很难和同班同学交心;

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是再说,越长大,越孤单,我们的大学时光还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俞敏洪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大学四年如果没能交上个无话不说的朋友,

没有一段值得一生回忆的爱情,

只为了那区区奖学金、学生干部、荣誉证书、入党名额而变得小心翼翼、谄媚老师、与同窗明争暗斗,

只为了那几千元的人民币,学会勾心斗角、趋炎附势,虚伪欺骗,你的大学还有什么意思。

是的,没有意思,

人生一大快事,不是与三无知己好友,高谈阔论,互相交心吗?

1

大学这个自由又独立的地方呀,每个人都孤独走着,可同时又会给自己找一个可以结伴的人。

似乎这样,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有朋友的,就是不孤独的,就是成功的。

然而,大学不同高中,

在高中,我们都有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价值观念。

大学比高中复杂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追求的东西。

即使在同一个宿舍,一起生活的几个人有可能没有共同话题。

为了让自己显得孤单而找的朋友,不是真心的朋友。

双方都没有用心经营关系,这种友谊如何能持久。

随随便便找的朋友,宁可不要。

俞敏洪曾说

在大学四年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不移的阅读,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丰富,环境安静,面对如此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阅读资源我们更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优势,积累广博的知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多读一本好书,就像在黑暗中为你开了一扇有蓝天的窗。俞敏洪在北大求学期间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和同学们比着读书。当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别人已经读完了三本书。可他并不气馁,坚持不懈的追赶了四年。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阅读,丰富自己的内涵。

二.拿下应得的证书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想荒废大学的四年就去考证吧。”因此,在大学四年里自己能够去考尽量多的证书。这样,在毕业的时候,就会得到一张内容丰富的履历表,而不是一张经过大学四年而没有一点变化的履历表。这样才能在等量的时间里创造不等量的价值。

三参加各种兼职活动

有一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的同时更要创造机会,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虽然我们已经成为大学生,但始终是呆在象牙塔里,享受着学校,老师的庇护。因此在相对轻松和自由的大学生活中就应该多多和外界接触,摆脱自己的青涩与稚嫩,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在各种兼职活动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与挣钱的不易。

以上就是俞敏洪说如果大学四年的全部内容,参加一个读书会,主持人让大家按2017年的读书数量排队。数量少的站左边,数量多的站右边。这位朋友站到最右边说:“ 去年我大概读了60本书。 ”引起现场一片惊讶和艳羡。读到这个故事,我感触很大。我的这位朋友,一边在自己创业做培训学校,一边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充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