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武英殿大学士,为正一品。从乾隆时期开始,武英殿设宫中修书处,那么,文华殿大学士?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武英殿大学士和文华殿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严格意义来说,文华殿大学士一般要高于武英殿大学士,单从该官职上来说,李鸿章比曾国藩更位高权重。
大学士一职起源于唐中宗时期,原来是协助皇帝批阅奏章,起草诏书等的一个官职,但后来的唐宋大都是由宰相兼任该职;到了明朝,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但还是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为皇帝顾问;明仁宗后设谨身殿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号称辅臣,逐渐形成内阁,并在明武宗以后急速发展。到了清朝初期还是沿用该制度,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不过此时的仔拍六阁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即国事还是以五位议政大臣、十位理事大臣为主 。随着国家的逐渐统一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到了顺治逗镇、康熙年间,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大部剥夺,由内阁参与处理政务。
到了乾隆年间,又裁撤中和殿为体仁阁,因此按顺序改为了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但保和殿大学士太过尊贵,所以在裁掉中和殿后至清朝灭亡只有傅恒一人获得该职位。山戚粗所以后来的众臣最大的也就是文华殿大学士,著名的贪官和珅就是该职。
1.明清官名。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秩正五品,本为辅导太子之官,后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仁宗时阁职渐崇。
2.清沿明制设大学士,秩正一品,清大学士系殿阁衔,本来有中亏辩灶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凡四殿二阁。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增体仁阁,遂以三殿三阁为定制,惟保和殿不常置,终清之世,授保和殿大学士者惟傅恒、张廷玉等几人。自此序班以文华殿大学士常列六大销扮学士之首。光绪间,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宝鋆为武英殿大学士,武英之班乃转居文华之上。
每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的,包括协办在内。按实际权力和地位,一般从高至低的顺序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灶乎阁、协办,通常的晋升次序是协办—东阁—体仁阁—武英殿—文华殿—保和殿。
明朝的中极殿即中和殿,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明朝的建极殿即“保和殿”。)
大学士称号只是清朝给其的赞扬。曾国藩发迹之时李鸿章还没有发迹,用的来说,李鸿章更位高权重。李鸿章被称册唤清为晚清四大州前重臣之一,链宴以一己之力维护晚清的政局。
他们两戚笑个都是特别厉害的大仿兆臣,曾国藩主要是镇压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个功臣,可以说当时他的权力是很大,而李鸿章是高大含到后期崛起的一个厉害的,很多条约都是他签的
文华殿大学士 明清官名。
明洪武十五年(1328)置,秩正五品,本为辅导太子之官,后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
仁宗时阁职渐崇。
清沿明制设大学士,秩正一品,文华殿前本有中和殿、保和殿衔,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凳虚保和殿亦不常置。乾隆后,文华殿大学士常列四大学士之首。
武英殿大学士官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秩正五品。清沿置,为正一品.
大学士
[编辑本段]1: 官名
唐景龙二年(708)置修文馆(后改弦文馆、昭文馆)大学士,至德二年(757)置集贤院大学士,元和年间后,皆由宰相兼领。天宝二年(743)又曾置崇贤馆大学士,亦由宰相兼领,贞元四年(788)废。五代后梁曾置金銮殿大学士。宋初,沿唐制,宰相分兼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其后又置观文殿、贤政殿大学士,用以优礼前任宰执。明洪武十五年(1382),仿宋制,置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辅太子,备顾问。明成祖选翰林官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有人渐升为大学士,但官阶仅五品。仁宗增置谨身殿(后改建极殿)大学士,后大学士常以三孤兼任尚书,地位尊枣简燃崇,为皇帝起草诏令,批答奏章,虽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实权,号称辅臣。
以上就是文华殿大学士的全部内容,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武英殿大学士,为正一品。从乾隆时期开始,武英殿设宫中修书处。